在日常生活中,0-6歲的兒童特別容易變得煩躁、嘴唇干裂、嗓子干澀、便秘、體熱,沒有經(jīng)驗的年輕媽媽通常不會對這些由于“上火”而引發(fā)的癥狀表現(xiàn)出足夠的重視,根本原因在于她們對“上火”現(xiàn)象尚缺乏正確認識,對“上火是一種炎癥疾病”的觀點不以為然,這些認識上的誤區(qū)也導致在兒童“上火”的預防和治療方面也存在著很多疏漏。
誤區(qū)1:只有夏秋兩季的氣候才容易導致“上火”
大多數(shù)成年人容易在夏秋兩季“火氣沖天”,因此年輕媽媽會認為只在容易“上火”的季節(jié)才有必要為孩子實施“滅火”。事實上,兒童的臟腑和肌膚嬌嫩,體溫調(diào)節(jié)中樞功能不完善,一年四季之中所有溫差變化較顯著的時候都有可能為孩子的“上火”造成隱患。
春天,孩子容易因為細菌入侵和溫差變化而“上火”;在夏季,水分的大量流失是造成人體“上火”的重要原因;秋季晝夜溫差尤其明顯,空氣干燥,孩子一受涼就“上火”;冬季孩子抵抗力降到最低,“上火”更是防不勝防。
誤區(qū)2:只要注意飲食,寶寶就會防“火”于未“燃”
飲食不正常導致的消化不良和積食只是兒童“上火”的原因之一,它同“各種細菌與病毒侵襲機體”以及“外部環(huán)境擾亂導致孩子體內(nèi)水分流失過多”共同構成了孩子身體的三大“火源”。因此各種細菌與病毒侵襲兒童機體引起發(fā)熱,以及氣溫變化引起脫水內(nèi)熱等也會使人體產(chǎn)生“內(nèi)火”。
誤區(qū)3:兒童腹瀉肯定是著涼了
大部分年輕媽媽發(fā)現(xiàn)孩子腹瀉,第一反應大都是孩子腸胃著涼了,卻忽視了有可能是“上火”引發(fā)的癥狀之一。
之所以“上火”也能引起腹瀉,我們需要從“火源”本身的性質(zhì)來了解。燥熱之“火”和濕熱之“火”構成了人體之“火”的兩大類別,而腹瀉主要是由于“濕熱之火”擾亂排泄系統(tǒng)所致,孩子身體內(nèi)熱,同時由于濕氣作用不能使內(nèi)熱排解暢通,導致內(nèi)“火”愈旺。因此,在“祛火”的時候,不要一味單攻“燥火”,撲滅“濕熱之火”同樣重要。
誤區(qū)4:只要多喝水、多吃水果蔬菜就能“滅火”
由于兒童的“上火”問題從未被作為炎癥和病癥被年輕媽媽們正確對待,因此,涼開水、水果和蔬菜常用作“以水祛火”。事實上,涼開水、水果和蔬菜只對消化和飲食紊亂造成的旺盛胃火具有效力,對于心火過旺、肝火過旺和脾火過旺的問題便會束手無策。
對癥下藥才能標本兼治。比如考慮到兒童特殊的生理特性,含有山楂、稻芽、薏苡仁、淡竹葉、鉤藤、蟬蛻、甘草七味中藥綜合功效的三公仔小兒七星茶,不是單一清火,同時也能對腸道、脾胃起綜合調(diào)理功效;在劑型上、口感上以及藥理上可以算得上是兒童“祛火”的家庭必備藥和可靠選擇。